譚志軍(左二)、周軍(右一)、金新宇(右二)做客 “2025宜昌兩會”全媒體訪談間。三峽日報記者 黃翔 攝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說,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
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始終心系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記掛峽江兒女的急難愁盼,傾情傾力辦好大事小情,“幸福指數”在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中持續攀升。
新的一年,是決勝“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突出共建共享,全力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干字當頭、實字托底。宜昌必將接續用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托起400萬宜昌人民“穩穩的幸福”。
兩會期間,宜昌三峽融媒體中心邀請來自政府部門、醫療領域、教育行業的代表、委員,做客“2025宜昌兩會”全媒體訪談間,圍繞學有優教、老有頤養、青有夢圓等民生熱點話題,暢談增進人民福祉的實招妙招。
訪談嘉賓
市人大代表、伍家崗區委副書記、區長 譚志軍
市政協委員、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周軍
市人大代表、當陽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金新宇
學有優教 讓孩子們在家門口接受更好教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宜昌持續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力度,多措并舉推動“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學有所教”轉向“學有優教”,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隨著宜昌新城向北拓展、產業向東集聚,人口持續凈流入,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教育均衡的需求,成為愈發急迫的民生關切。如何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請代表、委員結合實際提建議、談舉措。
譚志軍:伍家崗共有各類教育機構72家,中小學25所,幼兒園47所。2024年,全區在校學生14904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400余人。我們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近年來真金白銀投入近8億元財政資金,新建、改建中小學7所,新開辦幼兒園21所,過去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入學難、入學貴,還有公益和普惠幼兒園入學率較低的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全面深入推進教聯體改革,首創“市區共建”聯合辦學模式,共建2所基地學校,戰略重組教聯體10個,實現了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加強教師隊伍自身建設,筑牢提高教育質量的堅實底盤。接下來,將一以貫之擦亮“學在伍家”這個品牌,讓孩子們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
金新宇:當陽建成9個教聯體,逐步破解了“城鎮擠、農村弱”等問題,促進了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近年來,教聯體內成員?;亓鲗W生達1100多人。位于城郊接合部的東門小學教聯體雄風校區,辦學規模由10個班增長到了24個班。另一方面,當陽建強師資隊伍,擴大城鄉教師輪崗交流,把好老師送到農村學生家門口。同時,扎實推進新時代強師“紅燭工程”,大力培育“名師”“名校長”,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
在吃得安全、吃得營養方面,當陽投入400多萬元,提檔升級學校食堂軟硬件,嚴格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認真落實校長、老師、家長陪餐制度,呵護孩子們茁壯成長。投入380多萬元,為部分非寄宿制學校配備4500套“平躺睡”課桌椅,并要求老師適時幫孩子們添衣加被,以免學生午睡著涼。
老有頤養 更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宜昌老齡化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讓 “夕陽紅”更燦爛、更幸福,宜昌在適老化改造、社區養老綜合體、老年助餐服務提質擴面等方面,下真功、出實招,全力推動“老有所養”升級為“老有頤養”。
相比“老有所養”,“老有頤養”更加突出對養老質量提升的追求。吃、住、醫、養……如何更好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養老需求,大家有何“金點子”?
譚志軍:很多老年人傾向于選擇居家養老,這就對小區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廣泛征求意見,加大民生投入,累計改造264個小區,讓這些小區的面貌實現了“逆生長”。新的一年,伍家崗將優化改進舊改工作模式,積極引入社會投資人和城市合伙人,有序推進8個片區、2.6萬戶危舊房更新改造,讓老舊小區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讓廣大市民生活在更新的城市、享受更新的生活。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伍家崗堅決扛起建設世界級城市會客廳的重大使命任務,補齊功能短板,提升城市品質。一方面持續提高城市新中心核心區、東站片區、漢宜片區等區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方便老百姓出行。比如,隨著花溪路全面建成通車,市民15分鐘就可以從老城區抵達高鐵新城。另一方面,依照完整社區、15分鐘生活圈建設標準,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和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匹配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聚焦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謀劃建設城東高中、松林中小學、柏臨醫院等,統籌推動養老、教育、醫療、托育全方位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城市生活。
構建高質量的養老體系,一日三餐是基礎。截至目前,已建成包括幸福食堂在內的助餐機構32個、覆蓋率67%。為確保老人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暖心,所有幸福食堂必須持證經營,推行“明廚亮灶”,專門設置“食品留樣柜”。區民政局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會定期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當好“安全員”。2025年,伍家崗將繼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公益屬性”原則,對符合標準的“幸福食堂”每年給予3萬元至8萬元的補貼,對新建的幸福食堂給予最高20萬的建設補貼,讓群眾特別是老人真正得實惠。
周軍:日前,位于體育場路的宜昌市老年病醫院正式投入使用。這個通過亞行貸款建設的綜合養老示范項目,是宜昌醫養結合的“龍頭工程”。項目一期工程規劃5.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300張,包含10層門診樓、9層醫養中心和9層腫瘤中心。其中,醫養中心專設5個醫養結合病區和1個醫養結合康復中心,未來將成為鄂西南地區最大的集醫療、康復、護理、安寧療護于一體的專業特色突出的老年病??漆t院。我們也將圍繞“最安全的設施、最便捷的流程、最溫馨的環境、最暖心的照護、最熟悉的味道、最深沉的記憶、最強烈的共鳴、最無憾的人生”“八個最”目標,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醫養服務。
青有夢圓 給予年輕人更多發展機會
宜昌被稱作“來電之城”“活力之城”?;盍χ幢闶羌で樗纳涞那嗄耆巳后w。他們扎根宜昌、深耕宜昌,釋放創新創業的光和熱,成就宜昌夢想之城的美譽。
近年來,宜昌著力打造“全齡友好”社會,除了兒童友好、老年友好,還包括青年友好,旨在讓幸福更加可感可及。如何給予青年人更多的發展機會?大家有何建議。
譚志軍:伍家崗將繼續秉承“為青年人筑城”的城市發展理念,聚焦“樂業、樂居、樂享、樂為”的惠青目標,爭取在宜昌建設青年型友好城市中打造“伍家樣板”。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我們將從以下三方面發力:一是做好資金支持,持續放大“青創貸”、伍家英才“黃金十條”效應,讓更多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青年享受更多融資政策。二是加強人才服務,切實發揮伍家崗區“青年創業者人才服務聯盟”作用,搭建全方位、多元化的青年人才服務平臺,解決創新創業、政策釋疑、職業規劃、資源鏈接等方面的實際困難。三是拓寬交流渠道,持續開辦“5+青年說”“青年人才思享會”等活動,搭建業界大咖和青年創業者交流互助的橋梁,碰撞創新創業思想火花。
金新宇:助力青年人“充電”和發展,教育部門一方面鏈接社會資源,聯合團市委開設青年夜校,涵蓋網球、聲樂、普拉提、搏擊等33門課程,吸引了1000多名青年踴躍參與夜校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抓牢青年后備人才培養,激發青年人干事創業熱情。2024年,當陽教育系統遴選培養了40名青年后備干部,充實了學校管理隊伍力量。今年將再遴選培養30名后備管理人才,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梯隊建設。
周軍:打破論資排輩,對中青年優秀人才委以重任,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優秀者優先”。我們一位年輕外科醫生,牽頭在宜昌市率先開展減重手術,并將這一技術做成了市二醫院的一個品牌。院黨委在充分考察和研究之后,將這名只有32歲的年輕醫生提拔為科室副主任,給他更大的空間去施展才華。還有一位30歲的年輕護士長,在中醫適宜技術方面頗有造詣,深受患者信賴。我們決定由她牽頭成立中醫適宜技術門診,這既是壓擔子,也是用其所長,讓她在擅長的領域干出更大的成績。(記者 高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