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擘畫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明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工作,最根本的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履職能力,強化使命擔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加強黨對人民政協的全面領導。2019年中共中央首次召開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為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定向布局,作出重要部署。新時代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人民政協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人民政協工作的形勢任務和時代方位,深刻闡明人民政協的地位作用、職責使命,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人民政協、怎樣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等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這一重要思想的創立和發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人民政協制度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高度,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次主題教育對于政協組織中的黨員干部和廣大政協委員,武裝頭腦、凝心聚魂,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按照“結合工作實際和職責任務,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本地區本部門本領域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學習要求,全國政協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這是每位新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政治“必修課”。
(一)加強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指出“人民政協事業要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強調“各級黨委要把人民政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為政協組織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參加政協重要活動”;強調“政協黨組要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人民政協得到貫徹落實”,“要加強政協系統黨的建設,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推進政協機關建設”,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為什么要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人民政協如何落實黨的全面領導等重大問題,為人民政協堅定政治方向、堅守政治原則、履行政治責任提供了行動指南。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增寫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等重大政治原則,為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提供根本政治保證。我們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工作全過程、落實到履職各方面,確保中共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二)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人民政協就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強調“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要求“人民政協要堅持性質定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些重要論述,科學把握人民政協的內在屬性和地位作用,充分展現人民政協制度的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進一步明確了絕不照搬兩院制、多黨制等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堅定立場。新修訂的政協章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明確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作為政協委員,我們要深化對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的理解把握,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認真做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各項工作,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扎實擔負委員職責。
(三)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指出“人民政協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既秉承歷史傳統,又反映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優勢”;強調“要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發揚‘團結—批評—團結’的優良傳統,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促進不同思想觀點的充分表達和深入交流,形成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這些重要論述,從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戰略高度,對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和人民政協理論的創新發展。根據《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全國政協每年研究制定年度協商計劃,經報中共中央批準后組織實施。今年的協商議政活動著重強化互動交流,促進意見充分表達,深化對問題的研究,以高質量協商更好服務科學民主決策、促進決策貫徹實施。
(四)堅持和完善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完善政黨協商制度絕不是搞花架子,希望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指出“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實行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的作用,對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作出機制性安排。”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我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制度與西方多黨制、兩黨制的本質區別。實際工作中,全國政協每年會同各民主黨派中央聯合開展調研、舉辦協商議政活動,對各民主黨派在政協提出提案、提交大會發言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不斷拓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政協委員反映情況、建言咨政的渠道。這些都充分證明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
(五)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繼續前進,就必須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廣泛匯聚團結奮斗的正能量”;要求人民政協“始終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強調人民政協“通過有效工作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擔負起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這些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人民政協的使命任務,為發揮人民政協制度優勢,廣泛增進團結、更好凝聚共識、充分匯聚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促進大團結大聯合是人民政協的責任使命。每位政協委員都是促進團結的紐帶,要在勤勉履職中增進團結、在合作共事中鞏固團結、在共同奮斗中深化團結,為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貢獻力量。
(六)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人民政協“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要緊緊圍繞大局,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這些重要論述,為人民政協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找準方位、發揮優勢指明了方向。十四屆全國政協開局即把人民政協工作置于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思考謀劃,聚焦“國之大者”、民之關切,精心組織“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等重點協商議政活動。政協委員是政協工作的主體,要按照黨政所需、群眾所盼、政協所能的原則,找準履職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為實現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貢獻力量。
(七)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們能夠實行和發展協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指出人民政協“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強調“人民政協要廣泛聯系和動員各界群眾,協助黨和政府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要鼓勵和支持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及時反映群眾意見和建議,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這些重要論述,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在政協工作領域的集中反映,進一步確立了人民政協履職盡責的鮮明價值導向。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是政協工作的重要原則。政協委員要接續發力,協商為民、監督利民、真心愛民,讓人民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
(八)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履職能力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大力推進履職能力建設”,“要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指出政協委員“代表各界群眾參與國是、履行職責,這是榮譽,更是責任”;強調“要加強委員隊伍建設,教育引導委員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這些重要論述,立足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政協自身建設的內容、標準和要求。長期以來,全國政協尊重和支持委員依照政協章程履行職責,研究制定委員履職工作規則,建立健全委員履職評價及激勵機制,為委員行使權利、履行職責、擔當責任提供有力保障。政協委員要強化責任擔當,盡快進入角色定位、熟悉協商規則、掌握議政方法,全面增強履職本領。
二、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協委員“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重要要求的豐富內涵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提出政協委員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從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對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和能力素質提出的重要要求,為新時代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特別是提高政協委員的協商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認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十八字重要指示,明確了新時代政協委員隊伍建設的根本標準,回答了政協委員如何勝其任的基本問題。“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深刻指出了政協委員提高履職能力、增強協商本領的方向、目標、要求。“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對提高政協委員素質提出了重要要求。這十八個字的重要要求相互聯系、前后貫通、不可分割,我們要一體學習領悟、一體貫徹落實。
(二)認真領會“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豐富內涵。
第一,把準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這是“懂政協”的首要問題。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是政協開展工作的立足點和基準點,是事關政協事業發展的重大原則性問題。從人民政協歷史來看,政協性質定位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有些人認為政協的作用不大了,政協是否還需要成了問題。當年12月,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政協的性質有別于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它也不是國家的行政機關”。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中共中央進一步明確人民政協的性質、任務、職能,推動人民政協性質和作用載入憲法。1982年修改政協章程時,又有同志提出問題,認為政協要有點權力。鄧小平同志批示,不能把政協搞成一個權力機構,并要求發揮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政協不是權力機關,不是決策機構,而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發揚民主、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我們要認識到,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在政協協商”而不是“與政協協商”;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貫穿履職工作之中。
第二,掌握協商的原則和方法,增強協商議政能力。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是實現強國建設、復興偉業的必由之路。政協委員要把握協商原則,堅持真誠相待、互相尊重,平等議事、以理服人,商以求同、協以成事,把協商的過程作為增進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誤解的過程。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列出了12個方面的重點調研內容。我們要積極響應中共中央號召,既把協商貫穿于調研之前、調研之中、調研之后,又突出問題導向、深化研究的精準度,力求由表及里、觸及本質,提高建言的前瞻性、可行性。
第三,落實凝聚共識的要求,增強團結聯誼本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越是目標遠大,越是任務艱巨,越是形勢復雜,越是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政協委員要始終發揚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優良傳統,貫徹民主協商、平等議事的工作原則,以民主的作風團結人。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斷夯實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加強同各界群眾的聯誼交往,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溝通思想、交換看法,虛心聽取意見建議甚至批評,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社情民意,協助黨和政府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
(三)理解把握“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豐富內涵。
第一,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和魂,是政協委員務必嚴守的重要政治紀律。關鍵在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加強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政治紀律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是由具體的人和事構成的,是政協委員的履職底線。我們要加強理論武裝,不斷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性真理性的理解把握,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勇于擔當作為、敢于善于斗爭,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協委員中的中共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第二,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和政協章程。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政協委員要認真學習掌握憲法和法律規章,在憲法法律規定范圍內盡職盡責,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為準則。2023年新修訂的政協章程,充分體現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反映自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以來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章程第三章專門提出政協委員行為規范,規定政協委員“應當正確處理個人職業活動與履行職責的關系,不得利用委員身份牟取個人、小團體和特定關系人的利益”;針對違紀違法的委員,明確要求“應當依照法律和各有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委員們要認真檢視、遵照執行。
第三,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十八大正式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公民層面形成了“三個倡導”,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中共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就“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重要部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廣受社會關注。只有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中,加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修養,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不負重托、不辱使命。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錘煉道德品行,嚴格廉潔自律,以實際行動體現對黨、對政協事業、對人民的忠誠。
三、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強化委員責任擔當
(一)在加強創新理論武裝上下功夫。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等理論書籍,全面系統地學習掌握“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等主要內容,整體把握這一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深刻理解蘊含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深化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重大時代課題的理解認識。要緊密聯系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與成就,更加生動立體地學習思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論淵源、時代背景、歷史根脈、文化內涵、實踐指向和工作要求,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以引導履職重點和方向。
(二)在把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上下功夫。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要深刻領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要求,全面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做到“六個必須堅持”。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專門提出“五個善于運用”的重要要求。我們要在學習中把自己擺進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創新理論為武器改造主觀世界,切實學出能力本領、學出使命擔當。
(三)在推動履職實踐上下功夫。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要把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成果運用到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去,貫徹落實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履職實踐中去,在提高協商質量、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上見成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每位政協委員都是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努力做擔當者、踐行者,把更多力量匯聚到共襄復興偉業的歷史進程中。中共黨員委員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民主黨派界別黨員、無黨派人士界委員要加強對本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引導。少數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員要深入各族群眾之中,宣傳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港澳委員要聯系各界民眾,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共同維護和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各界別委員都要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溝通聯絡,推動更好發揮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政協委員既是榮譽,更是責任。希望委員們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把事業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重要要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為實現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本文系在十四屆全國政協新任委員學習研討班上的講課稿,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