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枝江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走進三碼頭夜市等地,與夜市攤主、群眾代表、物業公司和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圍繞“優化夜間經濟消費環境”主題,開展一線協商“同心圓”基層協商活動,為枝江夜間經濟發展探尋“最優解”。枝江市政協副主席李敏華參加協商活動。
“近年來,枝江市先后打造三碼頭夜市、白鴨寺夜市、團結路中段夜市等夜市聚集區,為激活枝江‘夜經濟’、提升城市‘煙火氣’、增強居民幸福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功能定位、業態層次、品牌培育、環境設施和服務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項。”協商會上,協商小組組長李擁軍介紹了前期調研情況。夜市攤主代表、群眾代表和委員們圍繞協商主題踴躍發言。
街頭牛排攤主張林強說:“希望三碼頭夜市在改造提升的同時,解決好攤主車輛停放問題,合理規劃休憩飲食區域。”
冷飲攤主金誠說:“戶外擺攤蚊蟲較多,既影響消費體驗,也有一定食品安全隱患,希望加強治理。”
群眾代表詹平峰說:“錦城天下小區位于沿江大道與江漢大道交匯處,東邊有蝦皇、舒美冷飲等知名美食店鋪,位置好、人流量大,可以打通小區東側道路,開發存量門店,減租降費,降低入市門檻,吸引更多創業者投身夜間經濟。”
政協委員毛燕軍建議:“在實施三碼頭改造提升過程中,不僅要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還要積極引進市集、Livehouse、小酒館、美食節等夜生活項目,讓夜市更加潮流、業態更加豐富。”
政協委員金前進建議:“三碼頭江景資源豐富,在江邊逛市集感受人間煙火氣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建議在改造提升時,挖掘好“漢宜班”“沙宜班”等碼頭文化,打造網紅打卡點,讓游客們在賞江景、品美食的同時,能體驗到枝江歷史文化的魅力。”
政協委員吳璦琿建議:“夜市人流量大,餐飲垃圾味重、堆積多,容易滋生蚊蟲、散發異味,影響消費環境和城市形象。建議為商戶統一配備標準化垃圾桶,在公共區域增派保潔人員,加強動態保潔清理,確保夜市整潔有序,提升游客們的消費體驗。”
協商會上,與會代表就夜間經濟多元融合、品牌打造、精細管理、服務提升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27條。
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表示,將加快三碼頭夜市改造提升,積極推進柔性執法和服務創新,“一事一策”解決好攤位、停車、油煙、垃圾回收等問題,推動夜市經營更加規范有序;及時補齊公共設施短板,常態化對各大夜市進行消殺,為夜市經營營造良好環境;秉持“服務于民、讓利于民”的理念,助力各大夜市實現管理提升、品牌提升、服務提升、效益提升。
李敏華強調,各部門要充分吸納委員、群眾合理化建議,著力打造“夜市+”特色生態圈,推動形成“食游購娛”一體化夜間消費矩陣,提升夜間消費吸引力。要引導經營商戶明碼標價、誠信經營,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要學習外地夜市運營管理先進經驗,推進品牌化運營、主題化打造、特色化營銷,形成具有枝江特色的夜市品牌和夜市文化。(通訊員 鮑子娟 審核 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