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今年以來,宜都市政協聚焦健康服務、健康醫療、健康產業、健康教育、健康生活5個方面,扎實開展“協商在一線·智潤兩江·委員話健康”主題活動。組建5個專題調研組,歷時5個月,召開調研座談會23次,采取“查、訪、聽、學”等方式,收集相關問題23類43個,提出工作建議23類49條,形成綜合調研報告1份、專題調研報告6份。
“從我們現在縣級醫院來說,是招人難、留人難、用人也難。”“健康教育宣傳范圍局限,未形成全民參與氛圍,居民對心理問題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11月12日,一部聚焦“健康宜都”建設短板弱項的專題片,為宜都市政協“協商在一線·智潤兩江·委員話健康”專題協商會議拉開了帷幕。
會上,宜都市衛健局通報了健康宜都建設推進情況,市政協通報了“委員話健康”主題活動開展情況,委員們根據前期調研成果,與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的互動探討。
圍繞加強全市職業病防治,杜蕓委員建議進一步提高監管效能,規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加強對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工傷保險等事項的監督檢查。
梁玉委員就心理健康問題認知缺乏、宣傳教育滯后等問題,提出了利用新媒體開設線上知識講座和咨詢平臺、將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才納入全市人才引進計劃等建議。
針對全市公立醫院人才結構失衡,后勁不足等問題,田龍委員建議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優化政策,保障人才編制、人才待遇和人才晉升。
吳潔委員圍繞全市醫養結合工作,建議健全政策保障體系,構建以中心城區為主體、沿江鄉鎮為網格、山區鄉鎮融合發展的多層次廣覆蓋區域性養老服務陣地。
就健康教育氛圍不濃、健康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李翔委員提出了開展“健康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健康教育“五進”活動、組織青春期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等建議。
謝蓉委員圍繞提升全市健康生活質量,提出啟動舊體育館維修改造,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路橋附屬用地等空間建設一批運動場所,向社會免費開放校內體育場所等建議。
宜都市衛健局、市教育局、市文旅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一致表示將細致研究、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切實將委員意見建議落實到位,共同為全市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宜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夏明海強調,相關部門要以更強使命擔當推動體制機制改革,聚焦人才引進、醫院差異化發展等問題,加強組織領導,系統研究,整體統籌,以更大勇氣和闖勁加快突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持續完善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同共治,切實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
夏明海要求,全體政協委員要提升工作格局,把握首要任務,增強履職本領,走好群眾路線,弘揚嚴實作風,樹立良好形象,以模范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風采。在當前決戰四季度、奪取全年勝的關鍵時期,希望市政協繼續發揮優勢和作用,提出更多真知灼見,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支撐,更好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市政協開展調查研究、協商議政、提案辦理和民主監督等活動,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暢通聯系渠道,為建設共富共美現代化新宜都匯聚磅礴力量。
宜都市政協主席張紅新表示,市政協將繼續做好協商成果轉化落實的“后半篇文章”,適時開展民主監督,助力協商成果辦好辦實。希望全體政協委員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發揮政協優勢作用,服務全市中心大局,按照市委工作要求,深入調查研究,謀劃重點協商議題,精準獻計出力,持續助力“健康宜都”建設。
宜都市政府副市長覃晴,宜都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衛、王德鳳、楊寧、張華、李強參加會議。(通訊員 劉宜高 審核 吳強 李功成 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