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政協擦亮“委員零距離”協商品牌
公交線路延伸9公里 暢通3萬市民出行路
11月18日清晨,細雨朦朧,在夷陵萬達(2號門)公交站,市民吳女士踏上23路公交車。
吳女士住在鴻坤花語墅,上班在東山花園附近,經常選擇公交通勤。
“23路公交未延伸線路前,早上6點就得起床,到發展大道東方大道口坐12路或者38路公交再轉車,往往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才能在8點前趕到單位。”吳女士說,遇到刮風下雨,路上擁堵加劇,擔心上班遲到就會直接打的,增加通勤成本。
11月2日,23路公交車延伸線路,解決了吳女士的出行難題。“出門200米就能坐車,直接到東山花園下車。”吳女士喜滋滋地說,現在只要40多分鐘就能到單位。
延伸線路的23路公交車,串聯起夷陵萬達、吾悅廣場、水悅城、夷陵廣場四大商圈,促進夷陵區與主城區的融合發展,暢通包括吳女士在內近3萬名居民的綠色出行路。而這條公交線路的成功延伸,離不開夷陵區政協的助力。
今年1月,夷陵區政協委員王立在乘坐公交時收集到部分群眾建議,隨著夷陵萬達等項目投運,釣魚臺、東湖雅居等住宅小區入住率持續攀升,居民出行需求十分旺盛,但夷陵萬達、吾悅廣場、小溪塔老城區等商業區之間無直達公交,沿線居民翹首以盼。
經過充分調研協商,他在夷陵區政協六屆四次全會上提交了《以人民滿意為導向,打造高效公交,助力城市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引起了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相關部門邀請委員們廣泛參與,加大調研力度,切實推動城市公交更便捷。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今年5月7日,為破解居民出行難題,夷陵區政協將“委員零距離”協商活動開進公交車。在搭乘23路實地勘查后,委員們圍繞“優化公交線路布局,滿足百姓出行需求”,與區住建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交通運輸局、區交警大隊、宜昌公交集團三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起展開沉浸式協商。
會上,面對委員們就23路公交延伸線路提出的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并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協作,加快推進23路公交延伸方案落地、夷陵萬達廣場換乘站建設進度,并逐漸完善候車點、司機休息區等配套設施,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出行環境。
在各部門通力協作下,《夷陵區城市公交線路優化規劃》出臺,各項工作也不斷推進。11月2日,優化延伸后的23路公交車正式運行,將終點站從原渭河一路延伸至夷陵萬達,運行路線延長9公里,新增10個站點,串聯多個熱門商圈、高校、居民住宅區。
23路公交線路的優化延伸,只是夷陵區政協深入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搭建“委員零距離”協商品牌,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的一個生動縮影。
夷陵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萬犁昌表示,今年以來,區政協采用“會場+現場”“集中+分散”“委員+志愿服務”等形式,累計開展協商活動69場,解決矛盾問題143個,“委員零距離”已成為夷陵政協聯系界別群眾、發揮職能優勢的重要平臺,匯聚社情民意、凝聚思想共識的重要渠道,體現政協擔當、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品牌。(記者 時剛 通訊員 汪昱婧 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