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馬家店街道丹陽社區周邊有丹陽小學、實驗小學和丹陽幼兒園、街道中心幼兒園4所學校,在校學生近4000人。每到上下學高峰期,校園周邊道路擁堵情況嚴重,學生出行存在安全風險,學生家長、學校周邊居民對此反映強烈。
如何有效改善這一狀況?
5月15日,枝江市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學生家長和居民代表、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圍繞“優化丹陽社區校園周邊交通環境”主題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同心圓基層協商活動,為守護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建言獻策。枝江市政協副主席黃曈山參加協商活動。
協商會一開始,協商小組組長介紹了前期走訪調研情況。參會的學生家長、社區居民、政協委員紛紛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學校周邊缺少接送學生車輛的專門停車區域,電動車、摩托車、小汽車等隨意停放在道路兩邊,影響道路通暢。”
“幼兒園門口道路破損,路面不平整,存在安全隱患。”
“建議引導在學校附近居住的學生步行上學,需要使用交通工具的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建議開通兒童友好公交專線。”
“建議在學生通行較多的路口施劃愛心斑馬線,用更加清晰的標識提醒警示過往車輛‘禮讓行人’,減少機動車對兒童安全出行的威脅。”
“維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作為學生家長,我愿意加入護學隊,為守護孩子們安全出行出一份力。”
……
聽取家長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后,與會市直部門負責人也紛紛作出回應。
“我們將以兒童優先為原則,在學校周邊增加童趣化的指示標志,為學生上下學創造安全便利的條件。”
“我們將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組織交警、學校、家長聯合成立警校家三方護學宣導隊,實施閃送工程,緩解學校周邊道路擁堵情況。”
“我們將繼續推行錯時錯峰放學,并鼓勵和倡導學校周邊500米以內居住的學生步行上下學,小學五年級以上學生自行上下學。”
參加活動的枝江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發展,因地制宜對學校周邊空間進行改造升級,為學生建設保障更到位、空間更充足、設施更安全的成長環境。同時,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警校家三方聯動做好護學宣傳引導,為學生上學放學撐起“平安傘”。(通訊員 楊春雨 鄢苗苗 李珊珊 審核 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