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之路。5月15日,一場以“一線協商·智潤兩江·委員助力共同破解發展難題 締造集體經濟新引擎”為主題的協商活動,在宜都市陸城街道十里鋪村舉行。聚焦促進集體經濟發展,政協委員、職能部門負責人、街道及村組負責人和部分群眾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共商良方,共話發展。
十里鋪村地處市域沿江經濟帶主軸,位于城區中心帶、工業園的核心區,擬在城河大道與寶塔路交匯處,規劃建設占地50畝的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該項目自2018年開始謀劃,2022年正式啟動,但由于多種原因,進展緩慢。
協商會上,委員群眾代表,財政、經商、應急、資源規劃、生態環境等部門負責人,圍繞產業園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紛紛建言獻策,積極會商開方。
“宜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產業園,在政策層面上沒有障礙。建議加強與規劃部門銜接,明晰園區規劃現狀及土地性質,爭取項目早日落地。”
“目前宜都正在啟動再生資源行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十里鋪村規劃建設產業園,與上級規范管理的要求十分契合,建議街道及村要加強跟蹤,做好對接服務。”
“建議高標準建設產業園,嚴格規范管理,落實安全環保措施,建成高標準的綠色園區。”
“建議構建廢舊物資回收市場網絡體系,在規劃建設產業園的同時,考慮在社區、小區建設小型收儲網點。或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用廢舊物資兌換日用品,提高居民參與廢舊物資回收的積極性……”
一個個癥結,在協商會上找到了化解思路;一條條建議,在協商交流中不斷完善;一個個金點子,在思想碰撞中持續涌現。
十里鋪村黨委書記張忠全激動地說:“政協協商平臺就是好,產業園從謀劃到現在已經有6年時間,我們都快要喪失信心了。通過這次協商會,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明確了努力的方向,又看到了希望。”陸城黨工委副書記、政協陸城活動組組長高亞慶表示:“我們將及時轉化協商會議成果,不辜負職能部門和政協委員的重托和希望,爭取產業園項目早日落地見效。”(通訊員 鄭強 審核 周平 李功成 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