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高標準農田種好、管好,發揮出更大效益,是枝江市仙女鎮金山村去年實施千畝高標準農田整治后,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
5月8日,枝江市政協“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同心圓基層協商活動走進金山村,部分政協委員,與群眾代表、駐村干部及相關市直單位負責人一起圍繞“千畝高標準農田怎么種”集思廣益。
時間回到一年前,2023年5月,該協商小組來到該村圍繞“高標準農田怎么建”開展協商討論,如今項目已竣工。
協商會一開始,市政協委員、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敬勇直奔主題:“上次協商的成果,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的協商主題是怎樣讓千畝良田增產增收,請大家暢所欲言。”
“我們想進一步發揮村級合作社的服務功能,由村集體把這1000畝地流轉過來,建設千畝優質水稻示范區。”村黨支部書記馮小歡率先說出了想法。
“書記的提議我們支持,村集體力量大,我們拿出田地,合作社負責種植。”村民宋廷桂等紛紛表態支持。
“高標準農田整治后,小田變成了大田,我的4.2畝地不知是哪塊田地,希望村里給我明確一下。”村民楊德玉提出疑惑。
“要選育優良品種,優化種植模式,當前可發展優質再生水稻,價格高,市場好,我們農技服務中心包全程技術指導。”市政協委員、農技服務中心專家匡家蘭現場表態。
“我們農機部門全力支持全程機械化生產,助力打造千畝再生水稻高產高效示范區。”
村民們紛紛發言、委員們積極建言……
枝江市農技推廣中心、市農經服務中心、市農機服務中心等單位負責人現場答疑,一致表示將從政策宣傳、技術培訓、農機服務、項目爭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力爭今年為該村爭取綠色防控和村辦社會化服務資金30余萬元,在今年高標農田建設項目中再為該村落實500畝建設計劃。
參加活動的枝江市政協副主席周金鋒表示,要以共同締造理念助推農業規模化經營,實現村級強、農民富。要以種植模式創新助推產業升級,實現品質優、效益增。要以優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助推農業全程機械化,實現農業增效、農民減負。(通訊員 任曉暉 黃敬勇 審核 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