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楠木溪村四季小水果已小有名氣,但應怎么實現農業產業化、品牌化運作,提升產品附加值?”“楠木溪水庫是水源保護地,村民支持生態環保,但能否走出一條既保護又發展的路子?”“楠木溪村移民農副產品交易、電商物流中心項目建成后,如何發揮效應?”……
10月20日,在聯棚鄉楠木溪村的智慧農田、項目現場,由點軍區政協組織的三級下沉政協委員、村民代表、鄉村干部、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匯聚一堂,共商楠木溪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錦囊妙計。區政協主席陳茂義,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楊帆,區政協副主席馮發柏出席活動。
楠木溪村位于聯棚鄉南部,自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立足自然生態稟賦,厚植綠色發展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建成了全區首個智慧農場,謀定了“禪意茶園、生態果園、智慧田園、美麗庭院”的發展路徑。
協商交流前,點軍區政協積極深入一線,組織三級下沉政協委員、村支“兩委”、區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群眾代表等,實地走訪了楠木溪村青山綠水智慧農業基地、移民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電商物流中心項目現場。通過實地查看、走訪村民等方式,積極征求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意見建議。
協商交流時,楠木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甜甜及3名群眾代表,圍繞農業產業提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重點項目推進等突出問題依次進行闡述,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要對產業進行合理化的功能布局,建議沿聯楠路設置農業觀光線,線路串聯起餐飲、智慧農場、禪茶、文化旅游等多個資源版塊。”區政協委員李幫正建議。
“楠木溪村農產品質量不錯,但如何進行品牌化塑造,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要把好產品的故事講出去,提升消費者的認同感。”區政協委員杜斯建議。
區直部門針對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和委員提出的問題建議,給予了回應和解答。區發改局對楠木溪村爭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項目表示支持,市生態環境局點軍區分局深入闡釋了楠木溪水庫水資源保護的路徑和意義,并表示已經爭取了污水治理二期項目,將重點傾斜楠木溪村,幫助該村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做好發展與保護的文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點軍區分局表示為便于今后項目落地,即將啟動全區村莊規劃編制,同時對該村加快辦理當前項目用地手續給出具體指導意見。
楊帆代表區政府作回應性講話。他認為,此次協商活動形式好、效果好,對委員們的積極建言表示感謝,并對楠木溪村近幾年發展表示肯定。他強調,區政府將充分吸納委員的意見建議,認真梳理村民訴求,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健全產業配套、帶動產業發展。目前,楠木溪村柑橘精品園已建成,“點軍好味”品牌設計方案已初步形成,下一步將探索制定統一的農產品包裝,推行農產品品牌化銷售模式;不斷加大農文旅融合力度,加快建設農產品交易展示中心、游客分流轉運中心,實現物流、電商、農村客運、農產品銷售等功能有機結合;探索建設無人農場應用場景,打造智慧農業、數字農業試點,希望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村民積極配合支持。
陳陳茂義認為委員建議好、部門回應實。他強調,要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為目標。堅持目標導向,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全力抓好各類項目有序實施,圍繞創建目標落實各項任務,爭取樹標桿、創典型。要以農民增收、村集體增收為目的。把農民增收作為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鄉村造血功能,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各項工作的開展都要以此為前提。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主動謀劃、超前思維,把項目謀劃好、謀劃準,促成落地見效;以文旅產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研學產業為引爆點,合理規劃研學路線,打造高品質研學品牌;要以餐飲產業為基本點,加強道路、停車場、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提升,引導餐飲市場主體提檔升級,營造舒適宜人的休閑旅游環境。要以市場主體帶動為特色。要發揮已落地的市場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加強與市場主體的交流合作,實現村企聯動;招引能人回鄉,發揮杠桿作用,撬動市場資源,吸引更多市場主體投資。要以鄉風文明為底色。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抓“關鍵少數”,發揮村組干部、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強化村民思想教育,帶動和激發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的積極性,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培育淳樸、好客、包容的文明鄉風。(通訊員 皋香 陳銳 盧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