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位于遠安縣舊縣鎮東南方位,G59高速公路和G347國道貫穿而過,該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群山連綿,清新秀麗,沮河、鹿苑河穿流而過,美麗宜道蜿蜒布設,著有“董家花海”的美稱,是沮河產業示范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今年以來,遠安縣舊縣鎮政協聯絡組扎實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助力董家村探索出一條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共”字先行,好建議大家提。舊縣鎮政協聯絡組指導董家村建立協商共治工作機制,成立了董家村“共同締造”領導小組,組織政協委員、小組村民開展“共同締造”屋場會8場,收集委員及群眾意見建議20余條,委員群眾共商共議發展大計,在民意中提取了“發展真經”。一次次協商座談會,談出了村里特色產業路徑;一個個委員的構想和群眾的心愿,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聚”字凝力,好環境大家建。全力建設雙河堰廖家灣“共同締造”項目,政協委員與群眾共同參與,共建共治美好環境。累計拆除破舊垃圾房8座,新建分類垃圾棚8個,添置垃圾桶40個,清理野廣告、破舊橫幅9處,收整亂堆亂放15處,治理污水溝和黑臭水體5處,累計拆違清亂14處。今年以來,開展24次村莊清潔行動,通過村莊清潔行動,促使村民共同參與治理。
“治”字護航,好機制大家享。完善村級治理體系,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h政協聯組就健全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做好積分制管理等工作多次到董家村進行調研,邀請縣政協委員、力效律師事務所張紅鋒作指導、提建議,推動董家村行政管理與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成立村級調委會1個、村級調解小組4個,完成三室一窗口、三約四治、家庭誠信文明檔案等相關工作。依托道德理事會,監督村民執行村規民約、“紅黑榜”制度,對5名紅榜人員張榜公布表彰,1名黑榜人員進行教育轉化。
“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賦能董家村鄉村治理,讓群眾從“旁觀者”轉為“參與者”,從“要我做”轉為“我要做”,用勤勞的雙手共同締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下一步,舊縣鎮政協聯絡組將進一步推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走深走實,復制推廣“董家經驗”,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繼續貢獻智慧和力量。(通訊員 汪建軍 審核 袁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