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發展之道 獻發展之力
——市政協七屆一次全會三個建議案辦理紀實
在宜昌市政協七屆一次全會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響屈原文化品牌”“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破解‘兩壩一峽’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3個議題作為建議案獲得通過。
一年來,各承辦單位高度重視,完善機制,落實責任,積極將建議案轉化為促發展、惠民生、暖人心的政策舉措。市政協持續跟蹤督辦,使委員們的“議”和相關部門的“行”連在一起,結出協商民主的累累碩果。
關鍵詞:讓屈原文化煥發新魅力
“屈原、昭君、嫘祖文化,源遠流長,是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寶,需要倍加珍惜,深入挖掘,大力弘揚。”市政協七屆一次全會上,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提出《關于實施屈原文化戰略引領,建設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議》。
該建議被列為2022年市政協建議案,由市委主要領導領辦,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社科聯會辦。
2022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四次專門研究全市屈原文化傳承與弘揚工作,安排部署重點任務,高位推動辦理工作落地落實。統籌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聯等36個部門工作力量,確保各項工作務實推進。
2022年6月7日,市政協主席王均成對全市傳承弘揚屈原文化情況進行視察調研,并召開協商座談會,充分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建議,共商解決辦法,推進成勢見效。
一紙建議,讓屈原文化煥發嶄新魅力:
——宜昌成為屈原文化研究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8月1日,首屆“屈原文化研究國際論壇”在宜昌開幕。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百余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相聚屈原故里,共論屈原文化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開幕式上,宜昌被確定為屈原文化研究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
——屈原文化主題公園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18.8億元,建設用地面積約236公頃,集合了屈原文化研究、傳播、教育、展示、論壇等多項功能,將通過樹立屈原文化形象,打造出城市最鮮活的、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功能板塊、休閑旅游節點。
——屈原文化構筑起宜昌人民精神高地。屈原文化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村居、家庭系列活動,激發了宜昌人的政治自豪和文化自覺,鍛造了獨特的精神樣板。
關鍵詞:“鏈”起綠色發展新希望
2022年新申報認定市級龍頭企業81家,省級31家,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50家,其中國家級8家、省級120家;安琪集團與蕭氏茶業、采花茶業、宜紅茶業等企業整合成立宜茶集團;一致魔芋北交所IPO過會,康農種業納入國家種子企業重點支持后備庫,赤誠生物爭取申報深交所創業板,屈姑食品入選省級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今年以來,宜昌農業產業大動作不斷、好消息頻傳。
細究起來,這與在2022年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上,陳瓊、李能虎等委員提出的《關于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的建議》被確定為市政協建議案,有著不小的關聯。
該建議案由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領辦,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等單位會辦。
7月18日,馬澤江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辦理工作。辦理專班加強調查研究,加強與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有關工作部門溝通協商,積極吸納各方意見和建議。
10月12日,市政協七屆四次常委會會議上,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市直部門負責人、龍頭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聚焦“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議政協商。
在思維碰撞、智慧激蕩之中,推動宜昌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在凝聚,信心在提振。
2022年,市級財政繼續安排產業鏈專項資金5000萬元,重點支持產業鏈企業開展科技攻關、關鍵設備購置、技術改造、發展加工新業態等。爭取中央資金2400萬元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提升果蔬初加工水平。
龍頭企業更加壯大、休閑農業如火如荼、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建議案帶來的改變正“鏈”起綠色發展新希望。
關鍵詞:“兩壩一峽”重塑正當時
“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提升‘兩壩一峽’旅游品質,擦亮‘兩壩一峽’旅游品牌,對宜昌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出的《關于創新“兩壩一峽”體制機制的建議》,被確定為市政協建議案。
該建議案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汪偉領辦,市委改革辦主辦,市委編辦、三峽工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宜昌三峽旅游新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會辦。
4月12日,市政協主席王均成主持召開七屆市政協第一次雙月協商會,9位市政協委員和協商議政專家圍繞“破解‘兩壩一峽’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協商議政、建言獻策。
在各部門的齊心推進下,一系列變化悄然發生:
——由宜昌城發集團所屬湖北三峽旅游集團和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共同投資建造的世界上載電量最大的“長江三峽1”純電動游輪于3月29日在宜昌首航,這是目前世界上載電量最大、智能化最先進的新能源純電動游輪。
——9月27日,宜昌城發與抖音圍繞重塑“兩壩一峽”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開展深度戰略合作。雙方針對“打造數字文旅營銷陣地、數字化集成服務商、文旅景區行業標桿”三個重點,重塑“兩壩一峽”品牌形象、目標客群、營銷手段、顧客體驗和產品內涵,賦予宜昌“美好目的地”IP新名片。
改變將不止于此。據了解,我市將打造精品景區集群,做強西陵峽口組團、三峽人家組團、做強三峽大壩組團。同時,還將優化區域交通布局,在航空方面、鐵路方面、公路方面、水路方面,積極營造有利于“兩壩一峽”發展的條件。
與時代發展“合轍”、與中心工作“同頻”、與民生實事“共振”,件件建議案凝聚著委員們的智慧和心血,最終化作決策參考、務實舉措或具體行動,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著政協力量。(記者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