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情似火的暑假,拜讀了舒泰峰先生的力作《財富是認知的變現》。于我而言,這是一次真正的跨界學習。之前對于投資,我知之甚少,連小白都算不上。讀書之后,我會牢記先生的教導,不會去踩那些個投資的大坑。
誠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讀一本好書,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對話”。舒先生用獨特的構思,以跨時空對話的方式,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原本生澀的內容變得鮮活起來,那一串串精準的數據,也讓我們感受到先生的嚴謹。在認真閱讀之后,其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醍醐灌頂。
七年前,我的一個朋友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關于集成墻板的項目。在瀏覽網站廣告和廠家的裝修效果圖后,立馬去湖南廠家實地考察。當時的網絡沒有現在發達,看到那么大的廠房、奢華的裝修樣板間,再也按捺不住,就想拿下本地的代理商資格,沖動之下繳納了一萬元的定金,回到家后仍舊信心滿滿、興奮不已。等到最初的沖動過去之后,才想起去做市場調查。在當時,集成墻板的造價非常高,當地的消費水平承受不起,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能力消費。在跑了一段時間的市場之后,朋友馬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繼續吧,市場維系有困難,放棄吧,交的定金肯定是要不回來了,這就是舒先生所講到的“沉沒成本”的問題了。朋友沒有斷舍離的勇氣,便咬牙選擇了繼續,將余下的九萬元余款也打給了廠家,期待有奇跡發生。后來的結果可想而知,自己的樣板間還沒裝好,附近的集成墻板廠家便如雨后春筍般建成,不但價格便宜,而且運輸成本低。就這樣,朋友的十萬元投資打了水漂。
這件事放到現在,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問題,但當時不懂。只憑著一時的興起,沒有經過調研的投資,失敗是注定的。正應了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出錢需謹慎”。
如果這本書,能夠作為我投資的啟蒙讀本的話,那這本書中所揭示的人生智慧,則給了我更多的啟迪。
股神巴菲特先生說:如果你不學會在小事上約束自己,你在大事上也不會受到內心的約束。
這句話歸根結底是讓我們要學會自律。自律,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好尺度就行了,至于小事就不用在意。殊不知,自律是一種習慣,放縱也是一種習慣。自律就是要克制人的劣根性。很多人成功過,但是曇花一現,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缺乏自我約束。而成功,是需要很強的自律能力的。
投資家芒格先生說:承認無知是智慧的開始。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是無知的,雖然自己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但他會用各種方式讓別人相信他是知道的。殊不知,承認自己無知,才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
我最喜歡的還是老子的三大人生法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大多數人窮其一生都難以達到的人生境界。
老子所說的不敢為天下先,不是說遇到事情就躲到后面去,而是在面對利益的時候不率先爭搶。慈愛和儉約可能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在名利面前,很多人都會原形畢露。其實路遙未必知馬力,日久也難見人心。自古名利亂人心,利益才是試金石。一個人,能做到“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就已經是很高的境界了。
《財富是認知的變現》這本書,我還會反復學習以汲取更多的智慧,這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或許我還是不會去踩投資的雷,因為連巴菲特先生都“只做自己完全明白的事”,我又哪敢輕易去觸碰不甚明白的投資呢?在為人處事上,我會時刻用老子的話來警醒自己:“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老子一生的成就,我難以望其項背,但他也說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人性有很多的弱點:如自私、自卑、自負、傲慢、懦弱、貪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和自己的弱點斗爭的過程。如果能每天進步一點點,用今天不懈的努力戰勝昨天的自己,明天,一定可以成就最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