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基層書畫教育工作出力,為傳承繁榮地方文化作貢獻。”云鴻委員工作室里,當陽市政協委員朱云鴻邊輔導學生畫畫,邊道出心聲。
潛心耕耘書畫事業
中國書畫報特聘書畫家、湖北省美術協會會員、三峽畫院特聘畫家、當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是基層政協委員朱云鴻,一名潛心耕耘當陽書畫事業的文化工作者。
朱云鴻出生在淯溪鎮文化世家,爺爺曾是荊門文化館館長。他回憶道:“經常聽父母說,爺爺抱著剛出生的我笑得嘴都合不擾,直說自己的事業有人傳承了。”爺爺常在茶余飯后帶著他練習書畫。雖然不大懂爺爺的書畫,但總覺得藝術的世界很奇妙,一刻也不愿挪開眼睛。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藝術的種子漸漸在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朱云鴻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動了就不學了。”正是這份對文化的執念為事業注入了無限生機,也在默默耕耘中斬獲了諸多成果。作品 《香遠益清》獲相約香江·第三屆中國書畫交流展銀獎;《淡淡風》獲首屆中國畫·畫家鄉全國美術書法展覽一等獎;《麗日和風》入選世界華人慶奧運名家書畫大展;小楷《九歌》入選首屆屈原杯國際書法大賽。
傳承地方傳統文化
在堅持創作的同時,朱云鴻始終不忘初心,默默前行在傳承國學傳統文化的荊棘之路上。
當陽市淯溪鎮是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2008年,在原當陽市文化館館長蔡建國的建議下,朱云鴻在古鎮開設了一間旨在培養孩子們書畫興趣、弘揚古鎮文化的公益畫室。他一邊潛心藝術創作,一邊免費為有書畫興趣的孩子們指導教學,每周還為喜愛書法繪畫藝術的成年人上課。寒來暑往,歲月更替,小小古鎮公益畫室里,走出了一個又一個文化藝術工作者,他們接續用他們的職業操守傳承著地方傳統文化。
傳承教學過程中,朱云鴻的學生中先后有近六十人(次)獲各類少兒書畫比賽金、銀、銅獎,相關作品在《少兒書畫》《書法報 少兒書畫》進行刊載,省、市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現如今,朱云鴻又在玉陽街道子龍路社區“云鴻委員工作室”里開設了教學課堂,每周兩天堅持為孩子們上課,時間排的滿滿當當,跟一群熱愛藝術的孩子們在一起令他感到無限充實,在孩子們身上看到了文化的傳承之路。
躬行委員責任擔當
文化興則城市興。
“長坂雄風,信義當陽”形象地展示了當陽城市的文化自信。講信義、重承諾,爵祿不以靡,金帛不為惑,崇尚正義,見義勇為,立身處世不違良知的道德品格,充分詮釋了當陽這座城市的人文內涵。
“作為一名文化文藝界別的政協委員,有責任在弘揚關公文化,打造信義之城方面盡綿薄之力。”朱云鴻始終牢記委員的履職擔當。2月召開的九屆政協二次會議上,在充分收集社情民意,做足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向大會提交了《強化關公文化特色定位,打造信義之城的建議》的提案。該提案一經提出,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及文化界別工作者的高度關注。
為了更有效地推進提案辦理,子龍路社區云鴻委員工作室里,一場由提案辦理單位組織的聚焦信義之城建設的界別調研協商會正如期舉行。文化文藝工作者們踴躍建言,共商共議如何弘揚關公文化,聚力打造信義之城。要通過墻繪、宣傳展示欄、書法繪畫展、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弘揚關公文化等金點子應運而生。會上,與會職能部門采納了界別委員及相關工作者的建議,如今,當陽城市及鄉鎮隨處可見弘揚關公文化的墻繪,社區巷陌內掛滿了標注著信義之城的書畫作品,他帶領界別文化工作者們用藝術之手繪就了信義之城的美麗藍圖。
作為政協委員,朱云鴻還立足專業特長努力在社會公共公益服務領域積極履職。今年9月,他被聘為淯溪鎮中心小學校內書法美術輔導員,每周精心準備教材教案,為孩子們的書畫教育傾注心血。2022年,他致力美麗鄉村建設,妙筆丹青繪就淯溪電影小鎮,為古鎮文化弘揚平添濃墨重彩一筆。
熱心傳統文化弘揚的他,心中也時刻裝著百姓身邊事。聚焦居民因養犬帶來擾民、污染城市公共衛生等一系列問題,著眼于保障居民居住安全,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關于加強居民家養寵物狗管理的建議》社情民意,對城市居民合理寵物喂養給出了科學合理的建議。
潛心耕耘、默默傳承中,歲月逐漸染白了他的雙鬢,但他忙碌的身影始終堅守在基層文化弘揚傳承領域。躬耕前行中,他用委員責任、心中之光托舉起文化國粹的美好藍天。(通訊員 柯莉 王春桃 審核 楊興中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