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來自大山深處的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1月4日,市政協委員、長陽特殊教育學校老師杜小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2016年,杜小瓊從一所普通小學調到長陽特殊教育學校。走進學校時,面對100多名因患有唐氏綜合癥、腦癱等疾病,導致智力低下的孩子,她才明白,自己和20多名教職員工,面對的是怎樣的挑戰。
“他們在控制不住情緒、發脾氣的時候,是最難處理的。”杜小瓊說,在學校負責人的帶領下,她很快學會了如何和這些特殊孩子打交道:有的孩子喜歡童話,她就親昵地喊她“白雪公主”;有的孩子喜歡打扮,她就說一起去看漂亮衣服……
“就是耐心地去哄、去陪伴。”杜小瓊說,時間長了,雙方建立了感情,就會發現這些孩子是非常善良和純真的。
有一位“糖寶寶”(患有唐氏綜合癥的孩子),經過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他雖然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但每次發現有同學衣服沒穿好,就會用肢體動作去糾正和提醒。有的孩子對于老師的悉心照顧,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就一個勁兒地對老師說“您真漂亮”……
“生活補貼,加強師資,與康復機構合作辦學,與職教中心聯合辦學……國家對特殊教育的各種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了。”杜小瓊說,在日常教學中,她發現這些來自偏遠鄉鎮的孩子,每個月放假回家時,因家屬需要長途跋涉專門接送,交通負擔不低。在兩會期間如果有發言的機會,一定繼續講述這些孩子的故事,希望相關部門能對孩子們回家給予一定的交通補貼。(記者 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