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成為當地新晉網紅打卡點。周星亮 攝
在湖北省宜昌市,王家河江豚觀測平臺成為當地新晉網紅打卡點。
江豚觀測平臺所在地曾是一座油庫碼頭,為了給中華鱘、江豚洄游“讓路”,碼頭被拆除,企地聯手將其改造成長江江豚觀測環保教育基地。
碼頭、工廠等生產岸線的退讓,讓這里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以前只在7月份出現的江豚,如今在這片水域長期安頓下來,全年可見,這也成為宜昌護佑長江母親河的鮮活縮影和生動實踐。
“作為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和‘大國重器’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長江大保護成果來之不易,鞏固成果并實現更大發展,民主監督功不可沒。”民革宜昌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劉祖華說,多年來,民主黨派出實招、謀良策,為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注入民主監督之力。
民革宜昌市委會、民盟宜昌市委會聚焦長江保護相關立法、農業面源污染、長江禁漁,以及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和風光水儲一體化建設,邀請專家教授為宜昌把脈問診,提出意見建議。民建宜昌市委會聚焦科技賦能生態環境修復,推動“黑臭水體氣相協同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在枝江問安鎮進行修復試驗,水質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2021年以來,宜昌各民主黨派緊扣中央關心的問題、基層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實際工作存在的難點問題,總結梳理并向黨派中央、省委會上報調研報告、社情民意100余件,提交議案提案、意見建議幾十件。
“長江大保護是為民造福的‘百年大計’,我們將持續深入開展民主監督,讓長江流溢生態之美、和諧之美。”劉祖華說。(記者 郭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