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政協助力社會組織培育
呼喚更多“熱心腸”共同締造“幸福家”
“我們社區專門為公益熱心人預留了工位。”“一個‘熱心腸’不夠,我們需要一群。”“可以通過社會組織,讓鄰居們相互熟悉起來。”……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政協主席王均成及伍家崗街道政協活動聯絡組第一小組的全體委員先后到八一路社區、伍臨路社區、龍盤湖社區,實地調研社區社會組織建設、陣地建設、為民服務等情況,并與市區有關部門、社區干部、居民群眾、社會組織專家等多方代表共同圍繞“加快社會組織培育,為基層社會治理賦能”開展協商議事。
八一路社區的老徐黑板報已經是第89期了,期期主題不一、別出新意。本期板報的內容開頭寫道:“金峽五一美如畫,市區政協把脈拿,共同締造幸福家……”贏得了在場委員們的點贊。老徐既是小區的業委會主任,也是公認的“熱心腸”,得知政協委員認領了“打造社區文化陣地,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協商議題后,老徐建議在居民活動廣場旁設立一面文化墻,記錄下小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小區充滿人情味、煙火味。協商會上,委員們提議,可以探索成立社區志愿服務組織,讓老徐這樣的一位“熱心腸”放大為一群“熱心腸”,人人服務、人人享有,共同締造幸福家園。
在龍盤湖社區“委員之家”,委員們詳細了解“益動向日葵”公益志愿項目。區政協委員、伍家崗街道組織委員周青介紹了街道在社會組織培育中的探索和心聲;市政協委員、社會組織專家潘昌華建議,從建平臺、招人才、組隊伍、立項目4個步驟著手孵化社會組織;市民政局四級調研員徐偉宇就社區社會組織培育與踐行共同締造理念開展了一場“微培訓”;區政協委員龐紅艷表示,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理論課”和“實踐課”,作為政協委員出資出力出智參與聯系點社區建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王均成說,社會組織是凝聚居民群眾的有效途徑,是開展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重要力量。要在加快社會組織培育和規范化建設中,結合社區自身特點和老百姓需求,發揮好各類社會公益組織、群團組織作用,打通信息壁壘,真正把資源、服務和平臺下沉到基層社區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