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回暖、春雨如油,正是春耕春播好時節。在秭歸縣茅坪鎮新品改茶園內,茶農搶抓時間套種、間種經濟作物,該縣政協在“村落夜話”活動中促成品改茶園套種工作取得的成果。
茅坪鎮地處三峽大壩庫首,是秭歸優質綠茶、庫區早茶的主產區,種植面積近4萬畝,但名優產品規模不大,亟需連片發展做大品牌效應。該鎮出臺《茅坪鎮茶葉品種改造2022—2025實施方案》,僅2022年品改面積就達2079畝。但品改中,3000元/畝獎補資金主要用于茶園建設,會造成茶農短期減收。
2023年春,秭歸縣政協為促進茶農統一思想,助推茶葉品改提升茶葉品質,組織召開全縣茶產業發展“村落夜話”活動,邀請政協委員、農技人員、茶農共商茶產業發展。會中,農技人員指出品改后茶園可以采取套種矮桿經濟作物,達到護苗增收雙重供功效,茅坪鎮土質疏松,適宜種植中草藥、優質花生及常規矮桿農作物,得到茶農踴躍響應。
會后,茅坪鎮立即開展宣傳發動,組織群眾搶抓春耕時機補種經濟作物。截至3月底,全鎮種植中草藥400多畝,其他經濟作物1000畝以上。該鎮長嶺村黨支部書記李士明表示,政協“村落夜話”活動談出了農民增收新路子、新局面,提升了茶農品改提質的信心和決心。(通訊員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