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前后,宜都市新茶陸續上市。但今年形勢嚴峻的疫情趕上新茶上市的關鍵時期,茶葉價格和銷售受到較大影響。
這幾天,宜都市王家畈鎮古水坪村茶馬古道茶葉合作社負責人周芳紅坐立不安,因為外省突發疫情,讓之前的訂單不得不取消。“江蘇、安徽等地的客商都來不了,我們生產的名優綠茶賣不出去。”周芳紅焦急地向宜都市政協調研組反映。
宜都市政協正在開展“協商在一線﹒委員話茶鏈”調研活動,通過對全市王家畈鎮、聶家河鎮、松木鎮等產茶重點鄉鎮和重點茶企進行調研后發現,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交通管制,導致茶企無法按期完成訂單交付,大量茶葉積壓,銷售進入停滯狀態。鮮葉價格也從十幾塊降到幾塊錢,很多茶企因積壓太多茶葉,不敢再收,茶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鮮嫩的茶葉在樹上老去。
“今年春茶賣不動,看到一筐筐采摘出來的新茶堆在家里,心里著急。”全福河村茶葉種植大戶向愛群在調研座談會焦急地說。
“茶葉作為宜都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有力地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現在大家遇到問題了,我們也感同身受。請大家放心,我們政協將立即把大家反映的問題報送給宜都市政府。也請大家相信,市政府一定會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問題。”宜都市政協主席張紅新堅定地說。
調研結束后,宜都市政協立即將以 “今年我市茶葉積壓滯銷問題亟待解決”為題的社情民意報送到宜都市政府,宜都市長夏明海和市政府分管市級領導楊超分別進行簽批。宜都市政府召開全市茶葉生產、銷售調研座談會,針對茶企和茶農反映的春茶積壓滯銷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會同農業部門和總工會提出具體措施和相關政策意見建議。
兩天后,一個令全市所有茶企和茶農振奮的消息傳開了。宜都市政府下發了《做好2022年春茶銷售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市場消費作用,通過工會采購、線上線下促銷、“采茶惠農”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推動春茶銷售,擴大宜都茶葉市場份額,促進茶農增收、茶企增效,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成果。
“這個文件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下可以大膽收茶葉,茶農也不再擔心茶葉沒人收。”宜都雄心茶葉負責人鮮于應菊高興地說道。
接下來,宜都市政協將繼續組織委員深入全市各鄉鎮、村,深入開展走訪調研和視察,以“委員話茶鏈”主題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協商在一線”工作,圍繞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全面摸清全市茶產業鏈現狀和基本情況,查找排查茶產業鏈存在的短板和問題,邀請黨政領導開展專題協商,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為助推全市茶產業鏈健康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通訊員 高亞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