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ami8i"><th id="ami8i"></th></samp>
    當前位置:

    “獨臂將軍”賀炳炎:宜都走出的鐵血上將

    日期:2021-06-01 09:58來源:方勇華 楊婧 鄭芳芳
    訪問量: 打印


    1951年11月,賀炳炎回鄉探親途中,在枝江縣(今宜都市枝城鎮)直機關干部和中學師生作革命傳統報告 姜平 攝

      初心印記 身經百戰常忘我

      發財的是我們的對頭、穿泥巴褲子的是我們的朋友、沒有飯吃的跟我們走。”

      因為賀龍軍長在群眾大會上的這句話,年僅16歲的賀炳炎毅然投奔紅軍,從此開啟了不平凡的一生。

      賀炳炎出生在宜都市松木坪鎮江家灣村,父親是窮苦農民,以在家門口的煤洞挖煤、背煤為生,養活賀炳炎兄妹幾個。

      少時的賀炳炎,調皮膽大,從小就喜歡帶著一幫窮孩子上山掏鳥蛋、玩打仗的游戲。

      漸漸長大的賀炳炎,因為家貧,僅上了一年私塾,便跟著父親下地勞作、到煤洞挑煤,后來幫地主家放牛,遍嘗人生艱辛。

      15歲時,賀炳炎跟隨父親到鄰近的松滋劉家場一家鐵匠鋪當學徒,每天累死累活,卻還是吃不飽肚子。

      1929年春,當賀龍率紅四軍轉戰劉家場時,賀炳炎扔掉鐵錘,與父親賀學文一起參加紅軍。

      走南闖北,烽火連天。戰斗中,賀炳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猛將,打仗總是沖鋒在前,讓敵人聞風喪膽,為革命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1932年,在監利陳沱子口戰斗中,他把手中的槍支讓給戰友,自己拎著一把菜刀奮勇殺敵。

      1935年3月18日,在湖南大庸縣后坪雞公埡戰斗中,他獨自一人堅守陣地,擊退敵人多次進攻。

      抗日戰爭中,同樣有他的身影。 1937年10月,賀炳炎率八路軍一二O師七一六團在山西雁門關連續伏擊日軍,斃傷日軍三百余人,擊毀汽車二十余輛。

      ……

      肖克上將稱贊他:“賀炳炎,好戰將,沖鋒在前,退卻在后,他是真正做到了!”

      從紅軍士兵成長為解放軍高級將領,賀炳炎在槍林彈雨中舍生忘死,英勇無畏,11次負傷,身上留下16處傷疤,在長征的戰斗中失去右臂,成為我軍聞名的“獨臂將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賀炳炎先后出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授上將軍銜,1959年當選為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

      1960年7月1 日,賀炳炎在成都病逝,終年47歲。

      紅色薪火 將軍精神永傳承

      “將軍出生于1913年,是宜都市松木坪鎮江家灣村人,16歲投身革命,歷經百多場戰役、戰斗,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5月13日,在位于松木坪鎮徐家灣村的賀炳炎紅軍小學將軍生平業跡陳列室內,稚嫩的講解聲聲聲入耳。

      循聲望去,是一位身穿紅軍軍裝的小學生正在為游客講解賀炳炎將軍生平事跡。

      “傳承將軍遺志,要從少年抓起。”賀炳炎紅軍小學校長王云介紹,學校在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中培養小講解員,就是要讓這些少年從小就樹立家國情懷。

      校園內,高大的賀炳炎雕像巍然屹立,獨臂將軍手拄大刀,神情凜然,一身正氣。

      “紅色教育是學校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王云說,學校的上下課鈴聲都設計為沖鋒號角,“將軍故里,我們要教育下一代不能忘卻那段歷史。”

      讓將軍精神在家鄉得到發揚光大,讓將軍事跡激勵后人,宜都市做了許多傳承、保護工作。

      1983年,宜都成立調查專班,在宜都、松滋賀炳炎生活過的地方廣泛搜集賀炳炎史料。1985年,宜都縣(今宜都市)黨史辦干部劉忠武、馮萬斌在解放軍總參謀部《賀龍傳》編寫組組長劉雁聲的支持幫助下,結合相關史實,寫成《賀炳炎傳略》,先后在《宜昌日報》、解放軍出版社《解放軍將領傳》第四集全文刊發,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1993年,將軍故里江家灣村小學被命名為“炳炎小學”,肖克上將題寫校名。

      2008年,經宜都市委主要領導批示,宜都市民政局組織人員將賀炳炎父親賀學文烈士遺骸從鶴峰縣城遷回宜都松木坪鎮江家灣,與賀炳炎母親晏蘭兒合葬,將軍后人參加遷葬儀式。

      2009年,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小學正式掛牌。

      2011年,宜都市博物館賀炳炎生平業績陳列館建成。

      2013年,在賀炳炎誕辰100周年之際,宜都市在松木坪鎮賀炳炎廣場建成賀炳炎花崗巖雕像及浮雕,同時對賀炳炎紅軍小學展覽室擴建,由原來的一間教室擴建成兩間。

      2013年1月,由宜都市史志辦公室主編的《上將賀炳炎》畫冊和賀炳炎長子賀雷生、宜都市黨史辦干部明建中主編的《虎將賀炳炎》分別由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2018年,宜都市在修建烈士紀念館時,又專門為賀炳炎設展覽廳。

      “作為將軍故里,宜都市為將軍精神傳承、保護做了許多工作,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多年來全程參與賀炳炎事跡挖掘、傳承的明建中感慨地說。

      賡續百年 紅色引領致富路

      松木坪是賀炳炎將軍的出生地,紅色精神已經融入全鎮人民的思想血脈。該鎮堅持黨建引領,利用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帶領全鎮人民走好產業富農、文化興村、生態惠民之路,推動鄉村振興。
     

      陽春三月,將軍廣場上,數十名村民合著音樂節拍,在舞蹈老師的帶領下,跳起了舞。這是江家灣村開展的“舞到山鄉、紅歌傳唱”活動。“這樣的活動,我們已經舉辦了五年。”江家灣村黨總支書記劉勇說,“我們就是要把紅色文化的種子種在村民心中。”

      產業是富民之本。在江家灣村,金銀花種植及中蜂養殖已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該村引進了明騰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金銀花種植基地達到500余畝。中蜂養殖也是該村一大特色產業,目前全村有養蜂戶10余戶,每戶有三萬多元純收入。

      由點及面,松木坪鎮以紅色精神為引領,鎮域產業發展如火如荼。鎮黨委書記王進介紹,現在全鎮農業形成了以糧油、茶葉、柑橘為“龍頭”,金銀花、精品果蔬、蜂蜜等為輔助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工業則以“飛地”企業為抓手,山鄉迎來翻天巨變。

      水稻是松木坪鎮的傳統農業。去年,鎮里與遠安瓦倉米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由該合作社提供種子、技術,生產出來的大米由瓦倉米專業合作社統一加工銷售,經濟效益立即彰顯。

      “以前本地大米最多賣3元每斤,現在一斤可賣6元錢,價格翻了一番還非常搶手。”王進介紹,嘗到品牌運作的甜頭,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在當地成立合作社,發展優質水稻種植。“今年已發展優質水稻1500畝,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精制米加工廠,自己創品牌。”

      松木坪鎮將建設美麗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強引擎”。今年,該鎮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在江家灣村建設紅色美麗鄉村,吸引市內外黨員前來接受紅色教育、更多城里人前來尋本探源。

      “扎根紅色沃土,傳承將軍精神,勤勞奮進的松木坪人一定能闖出一片新天地!”王進信心滿滿。(記者 方勇華 楊婧 通訊員 鄭芳芳)

    編輯:李智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宜昌市委員會 版權所有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2021国内久久精品|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久久天堂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久久国产视频99电影|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