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ami8i"><th id="ami8i"></th></samp>
    當前位置:

    秭歸泄灘桂花蘇區: 峽江深處閃耀的星星火種

    日期:2021-07-30 14:17來源:三峽商報
    作者:宋瀟瀟 鄭延 聶爽 顏倩 向婷訪問量: 打印

      初心印記 浴赤子之心 烈士鮮血染紅了它

      1927年夏,四川軍閥楊森率部順江東攻武漢,兵敗宜昌后回逃四川,途經歸(秭歸)興(興山)巴(巴東),燒殺掠搶,無惡不作,當地黃香會徒眾充當反動派走狗,濫殺無辜,殘害忠良。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怒稱其為“棒老二”。

      同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派隱蔽下來的共產黨員成立鄂西特委,先后到長江以北的巴東、秭歸兩縣交界的地方西陵灣(今巴東縣東壤口鄉賈家灣村)、陳家坡(今秭歸縣泄灘鄉陳家坡村)進行革命活動,以策應中共湖北省委制定的“秋收暴動計劃”。

      陳家坡與西陵灣緊密相連,兩地民眾你來我往,交往頻繁,西陵灣建立黨組織后,陳家坡村民深受紅色思潮的熏陶,紛紛投身于地下革命活動,53歲的莊稼漢曹秋選,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依靠堅強的組織,拉起隊伍,拿起刀槍,殺盡壓迫者,才有出頭日。”滿懷赤子之心的曹秋選,于1928年5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像一顆火種,引燃了秭歸的革命圣火。

      “保守秘密,服從命令,要求革命,忠實勇敢,艱苦奮斗,犧牲個人。”1928年6月,秭歸黨員第一人曹秋選帶領汪書興、王昌海、王克濟等十余農民,在泄灘鄉陳家坡村一幢破舊土房中立下錚錚誓言,自此,秭歸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陳家坡支部委員會誕生。

      1928年的陳家坡,革命之火越燒越旺,漸成燎原之勢。這年秋天,桂花坪、陳家坡、蒿子坪三個農民協會相繼成立,下設兩個赤衛隊,會員達600余人。

      次年初,桂花區蘇維埃政府成立,農民協會逐步擴展到余家榨坊、代家坪和牛口等地,負責傳送情報、護送來往的黨內地下工作人員和槍支彈藥物資等工作。

      三年時間,桂花蘇區革命參與木馬墩戰斗、寨子包戰斗、城堡戰斗等,有利打擊了反動勢力。1930年6月,國民黨在秭歸、興山、巴東成立三縣聯防“剿共”指揮部,對革命蘇區進行大肆“圍剿”,蘇區的革命成果遭受重創。曹秋選、曹秋錄、王昌海等17名共產黨員面對反動勢力的殘酷折磨,寧死不屈,英勇就義。1931年,紅四十九軍在泄灘柳池子、黃家山一帶的對敵戰斗失敗,至此,以陳家坡為中心的紅色蘇區重新陷入反動道匪、團防之手,革命轉入低潮。但在后期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留存下來的共產黨員發揮了積極作用,泄灘黨組織得以恢復和發展。

      紅色薪火 活態傳承 紅色精神歷久彌新

      走進泄灘鄉桂花蘇區革命遺址,迎面而來的陳家坡村革命老屋、烈士陵園、革命城堡、哨卡……仿佛將游客帶回了那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

      “早在2014年,泄灘鄉已開始對烈士陵園進行修繕和完善。”泄灘鄉黨委書記劉磊告訴記者。

      讓紅色革命遺址“活”在當下,關鍵在于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近年來,該鄉積極打造紅色教育陣地——泄灘鄉桂花蘇區革命遺址,2018年,該鄉投資近205萬元,修復陳家坡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新建烈士陵園、烈士遺物展示廳,將周邊環境美化一新。

      2019年,秭歸縣泄灘鄉桂花蘇區革命遺址被納入宜昌市委黨校外訓基地,并獲評宜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全市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為把紅色傳統發揚得更好,該鄉新建80余米英烈墻,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20名泄灘籍烈士英勇事跡進行集中展示。


    秭歸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牌坊

      與此同時,為搶抓“紅色文化,綠色產業,區域協同,融合發展”的大好機遇,秭歸縣確立了歸水泄紅色旅游片區開發戰略,投資1032萬元的秭歸縣第一個黨支部遺址保護暨紀念館項目在泄灘鄉正式開工,該項目占地面積675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60平方米,由一層展覽大廳和二層、三層學習室構成,紀念館周邊進行配套設施建設,預計今年完工。該項目的建成,將為泄灘紅色旅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行軍路上唱紅歌、烈士陵園祭英烈、革命老屋聽歷史、吃憶苦思甜飯……泄灘鄉紅色旅游資源串珠成鏈,綻放奪目光彩。今年以來,“紅色基地追夢行”“萬名黨員老區行·紅色基因永傳承”等黨史學習教育在泄灘鄉桂花蘇區革命遺址如火如荼展開,近3000名黨員在這里通過“學、訪、講、唱”等形式感悟初心使命。

      “通過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形式來提升干部群眾的內生動力,帶動泄灘鄉多元發展,一直是鄉黨委班子的共識。”劉磊介紹,泄灘鄉紅色資源已成為全鄉乃至全縣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的“活教材 ”、砥礪奮進的 “營養劑 ”。

      賡續百年 紅色基因 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老王,起床沒有?”“剛剛起床啊!”大暑這天,泄灘鄉桂花坪村“幸福使者”志愿者余建明頂著烈日,照例去該村留守老人王敏生家串門。

      進屋后,余建明輕車熟路地打開冰箱查看“存貨”、檢查水電,并詢問王敏生的身體狀況。得知近期雨量增多導致水質渾濁,余建明當即聯系修理工進行處理,“我得空就來,您有什么需求只管告訴我。”臨走時,余建明再三囑咐。

      桂花坪村地處半高山地帶,山陡人稀,海拔較高,農業產業基礎薄弱,青壯年常年外出務工,近30名老人留守在村。生活的孤寂,使得留守老人更加需要社會的關愛。

      愛心來敲門,幸福找上門。近年來,該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以黨員干部、“兩長八員”、群眾代表為志愿主體,組建“幸福使者”敲門關愛行動志愿服務團隊,并根據全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具體情況,確定結對志愿者,志愿者們每天上門走訪提供服務,用愛心、善心、真心敲開留守老人的心門,讓泄灘這片紅色熱土變得更有溫度。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泄灘鄉以黨建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契機,積極探索打造‘法治、德治、自治’共融共建的鄉村基層治理新格局。”劉磊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鄉打造黨員“半小時活動圈”,搭建起黨群“連心橋”。并將“支部主題黨日”實踐活動開到廁改現場、公路管護現場、環境整治示范點、農戶果園等田間地頭,以開放的支部活動,將紅色革命傳統融入到社會治理中,確保社區治理新活力。

      陳家灣村第七村落在夏橙產業路配套項目實施過程中,由該村“兩長八員”代表群眾與村“兩委”進行磋商,以村落群眾自治方式探索的比例互償和損益共擔,有效破解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征地難題,共節約征地補償788萬元,實現了新修產業公路占地損失“零補償”。

      與此同時,該鄉以紅色教育為主線,依托村落夜話、屋場會等多種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道德講堂等活動,大力開展“立壯志、改陋習、樹新風”等先進典型評選,累計評選出149人次典型人物,用先進人物帶動示范;成立鄉村兩級“矛盾糾紛調解團”,常態化開展“三官一律”三進活動,運用好網格服務管理平臺,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的作用,堅持每天及時收集信息、按時上報、及時調處。近年來,矛盾調解團每年平均調解大小糾紛100余起,得到村民的充分認可。

      劉磊表示,下一步,該鄉將繼續創新探索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找到農村基層治理最難點,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村級服務質效,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更好銜接鄉村振興。(記者 宋瀟瀟 鄭延 通訊員 聶爽 顏倩 向婷)

    編輯:李智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宜昌市委員會 版權所有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黄色大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精品www|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久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观看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 亚洲 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蜜桃麻豆www久久|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