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5日,西陵區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廈門大學舉辦。來自各界別的50名政協委員學習“廈門經驗”,拓寬思路視野,提升履職能力。
開班式上,廈門大學計算機學院培訓中心主任林建新向全體學員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廈門大學的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辦學特色。西陵區政協副主席蔡道國要求全體學員倍加珍惜此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嚴格遵守學習紀律,以飽滿的熱情完成好各項學習任務。
本次培訓聚焦委員履職能力提升,通過“理論教學+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模式,為委員們帶來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知識盛宴。
課程設置緊扣時代脈搏與政協職能,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原院長周昌樂以“ AI前沿技術與未來經濟社會變革”為題,解析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升級與社會治理的顛覆性影響,引導委員思考科技賦能政協工作的創新路徑。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魏磊杰圍繞“臺海局勢與未來中國的國家統一”,結合地緣政治理論與歷史經緯,深入闡釋新時代祖國統一大業的必然性與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廈門市政協常委、廈門市資源環境和農業農村委主任杜亮以“了解民情、體察民意、匯集民情、疏導民怨”為主題,通過典型案例剖析,系統講解反映社情民意的切入點、著力點和關鍵點,提升委員調查研究與建言獻策的精準度。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袁華專題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三維度,深刻闡釋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核心要義與行動指南。
在現場實踐環節,委員們走進古田會議舊址,重走紅色之路,汲取革命力量,深刻感悟“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古田會議精神;深入廈門金尚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實地考察“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共建共享、共同管理”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學習社區在矛盾調解、民生服務、文明創建等方面的創新經驗,為基層協商民主建設提供實踐樣本。
委員們一致表示,將把學習成轉化為履職實踐,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自覺投身“四個第一線”的具體實踐,為西陵“搶抓重大機遇、提升發展能級”持續賦能。(通訊員 江運虎 審核 楊林 謝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