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陵區政協圍繞“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助推基層治理現代化”主題,開展議政性常委會集中調研活動。區政協主席岳新梅和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課題調研組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在東苑街道東山花園社區,調研組深入了解了“紅小二幫幫團”打造的“12345+10”服務體系。這一體系通過“時間存折”“積分管理”“微孝計劃”“一線兩員三模式”以及“悅聯動”社商企居聯盟等創新治理模式,有效整合志愿服務資源,充分激發社區活力。
西陵街道劉家大堰社區以145名“敲門嫂”為中堅力量,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形成“發現-上報-解決-反饋”的閉環管理鏈條。社區還構建起“1+1+N”的“一格多員”治理模式,為居民提供“點對點”精細化幫扶和“心連心”特色服務。
葛洲壩街道馨島國際名苑的“點狀治理”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通過精準聚焦問題點位,采取針對性措施,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實現了從“問題頻發”到“高效治理”的轉變,成為基層治理創新的典范。
學院街道通過整合多方力量,構建了“紅色物業”“鄰里議事廳”等多元治理平臺,織密“紅色網格”,激活社區治理的“微細胞”。同時著力打造“紅色商圈”,形成“包聯單位+社區黨組織+小區業委會+居民合伙人+商戶合伙人”的協同治理模式。通過將片區改造與小區治理有機結合,創新推出商居融合的“1245”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區城運中心負責人介紹了平臺運行機制,講解了12345市長熱線居民訴求的辦理流程及處理成效。委員桂玉萍對“未訴先辦”預警機制表現出濃厚興趣,她說:“這個機制不錯!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現場推進會上,相關單位負責人圍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微網格治理、優化城鄉人居環境、基層治理工作存在的意見建議、12345市長熱線訴求辦理等主題進行匯報。與會委員積極參與交流,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言獻策。
調研組認為,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要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創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下一步,各課題組要通過深入調研和協商,建立“問題清單-協商建議-辦理反饋”閉環機制,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實踐參考。(通訊員 謝鳳琴 審核 楊林 劉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