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期間,港窯路與小鴉路互通立交的正式通車,成為宜昌主城“四縱五橫”快速路網體系中的關鍵性節點。該立交采用了雙向六車道設計,作為中心城區向北延伸的重要快速通道,其通車標志著從夷陵北部鄉鎮進入宜昌主城的時間將大幅縮短至15分鐘,極大促進夷陵區和宜昌主城區的深度融入,并加速宜昌城市“北拓”戰略的推進步伐。
這一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政協委員們的遠見卓識與積極貢獻。今年,夷陵區政協委員提出一份《加快融入主城、引領主城,全力服務宜昌城市‘北拓’》提案,其中“服務北拓,路網先導”的建議,正是基于對該區域戰略地位的深刻把握。
提案不僅要“提的準”,更要“辦得好”。該提案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政府主要領導領辦,并迅速轉化為實際行動。一方面,區住建部門積極響應“路網先導,加速空間‘北展’”建議,堅持規劃先行,不斷完善“四縱五橫”路網體系,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提案圍繞產業集聚,提出了“園城共進、產城共榮”建議,主會辦單位按照“集中集約、基礎設施先行、加速集聚”工作思路,全力推動鴉鵲嶺、龍泉、小溪塔三大園區的高質量發展。以高鐵北站產業園(鴉鵲嶺片區)為例,園區已完成大量土地場平工作,多條道路具備通車條件,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兩縱四橫”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同時,開發區積極招引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已有22個項目簽約入園,開山重工宜昌制造基地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
一年來,夷陵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新城在這里冉冉升起,政協委員們心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變為現實藍圖。(通訊員 汪婧 張鵬 審核 汪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