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遠安加快推進城鎮和產業“雙集中”,吸引了眾多農民進城安居。為了讓這些進城農民留得住、融得進、過得好,遠安縣鳴鳳鎮政協聯絡組通過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摸清群眾需求,把曾經荒草叢生的撂荒地蝶變為生機盎然的綠色菜地,讓進城農民得以享受田耕之樂,真正融入城鎮社區生活。
深入一線察民情,找準群眾現實需求
在城鎮和產業“雙集中”政策的支持下,不少農民到遠安縣城購房生活,進城農民能否適應現狀,有沒有什么困難,是政協組織關心關注的問題。為此,鳴鳳鎮政協聯絡組組織政協委員到鳳山社區等地進行實地走訪,和進城農民拉家常、聊心事,了解進城農民需求。
“雖然住在縣城非常方便,但遺憾的是,我再也吃不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了”,從嫘祖鎮大山里搬到鳳山社區珠寶郡小區的居民袁正典感嘆道。
在實地走訪過程中,不少進城農民反映,希望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小菜園,吃上一口自己親自種植的蔬菜。
協商共議謀良策,尋找解決問題辦法
為解決群眾需求,讓進城農民更好融入社區生活,鳴鳳鎮政協聯絡組在鳳山社區協商議事室,組織政協委員、社區兩委干部、居民代表等開展一線協商活動。
“社區可以改造建設幾塊標準化的菜地,提供給進城農民種植”,協商會上,居民代表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們鳳山社區是個農村社區,目前正好有部分集體所有的田地,處于閑置撂荒狀態,可以改造成小塊的標準化菜地”鳳山社區黨委書記張鳳蓮補充道。
“你們的想法很好,撂荒田地進行改造后,可以通過共享認種的方式,讓社區居民認領種植”鳴鳳鎮黨委副書記、政協聯絡組組長朱小艷說道。
經過現場交流協商,大家一致認為,可以將社區閑置的撂荒田地改造成標準化的菜園,通過共享認種的方式,讓進城農民實現“田園夢”。
與此同時,鳴鳳鎮政協聯絡組組織鳳山社區,通過入戶走訪、召開屋場會等形式,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建議,現場協商撂荒田地改造和租賃等事宜,進一步明確了改造方式和租賃形式、標準等內容。
跟蹤關注添助力,“共享菜地”順利認種
協商會后,鳳山社區立即啟動“共享菜地”項目建設,但撂荒田地具體如何改造,改造資金從哪里來,又成了新的難題。為此,鳴鳳鎮政協聯絡組積極對接相關職能部門,幫忙爭取項目改造資金,并聯系園林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為撂荒田地改造進行規劃設計。最終,92塊整齊劃一的標準化菜地順利建成,每一塊菜地都配備了標識牌,共享農具房、休息納涼區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為了營造“共享菜地”整潔、美觀的種植環境,鳴鳳鎮政協聯絡組還和鳳山社區、居民代表一起,協商制定了“共享菜地”管理公約,對環境衛生、規范種植等提出具體要求,并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實行種植管理“積分制”,從而發動居民主動參與“共享菜地”的日常管理。
隨后,鳳山社區組織開展共享菜地集中認種儀式,大家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92塊菜地均被居民現場一一認種。
“多虧了政協現場議事會,我也認領了一塊‘共享菜地’,這個菜園子隔家不遠,自己種菜也吃得放心,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可以留住老家的農耕記憶。”進城農民袁正典高興極了。
目前,進城農民在整齊劃一的田地上種植時令蔬菜,不僅能夠繼續享受田園種植的樂趣,也為社區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居民在種植過程中,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分享種植技巧和種植成果,加深了彼此間的情感聯系,促使進城農民更好融入社區生活,共同繪制出一幅和諧而美麗的社區生活圖景,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宜昌市政協委工委 遠安縣政協活動聯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