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村莊美、民風淳……走進云中涼都——海拔1800米的湖北長陽火燒坪鄉,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秀美的水墨畫卷。從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火燒坪鄉始終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辦”,廣泛動員群眾圍繞康養旅游產業共謀共建,探索出一條“村美、人和、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一線協商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
“共同締造”是什么?群眾要知曉;美麗灣組怎么建?要和群眾一線協商,群眾說了算。為了讓“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青樹包村組織開展系列“坨坨會”。
“組里的公路在車輛行駛后灰塵太大了,道路兩邊建議多種點綠化”“建設民宿谷,不能因為一家的臟亂差影響整個組的環境,我們每家都要自覺行動起來。”村民王某說。“進組道路有些窄,平常錯車很不方便,建議擴寬道路。”村民小張建議……項目設計人員、返鄉能人、在家村民等圍坐一堂,暢談發展建設方向。
18場開在田間地頭的村組規劃會、屋場連心會,長陽自治縣政協委員王宏波參加了多數,作為在鄉從事民宿旅游業發展的帶頭人,王宏波說:“30余條關于灣組建設的意見建議,真正走進了村民的心里,拉近了干群關系。以前組里有建設,很多村民都是在旁邊看著,有時候還會產生矛盾。現在鄉村兩級建立了協商機制和議事平臺,讓群眾出點子、提想法,反而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有說話的地方、參與的機會,參與灣組建設的積極性變高了。”
攜手共建
從“站邊看”到“一起干”
改善灣組環境,需要充分發揮群眾力量,黨員更要帶頭示范。火燒坪鄉采取“組織引導、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模式,推行“黨支部+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體系,通過建立“1+N”黨員聯戶工作機制,編織起了一張“人人到戶”的服務網絡,廣發動員全村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共同締造活動。
“這些石磨、簸箕、風景石都是村民捐的,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組里的人修建的。”談起青樹包古樹公園兩旁的休閑小道,青樹包村支部書記向道軍說,在建設過程中,村民自己動手清理房前屋后雜物、美化院落,參與建設網紅打卡點和休息驛站,村里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青樹包已從過去的“一處美”變為現在的“處處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對道路新建、堡坎維修等難度較大的工程項目,村里通過一線協商組織村民投工投勞,群眾從“站邊看”積極轉變成“一起干”,成為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成果共享
從“以點帶面”到“連線成片”
火燒坪鄉堅持綠色轉型發展不動搖,按照“山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民房變客房”的思路,先后組織外出學習18次,出臺“共同締造•云上民宿”產業獎扶方案,全鄉現已發展精品民宿60家,實現美麗鄉村激活綠色經濟。
“共同締造”試點活動開展以來,火燒坪鄉還充分利用孝善文化資源優勢,推廣“孝善積分”,向游客發放“孝心卡”,通過開展兒女陪伴老人等活動兌現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廣大游客共同參與弘揚孝善文化,推動環境向好、民風向善。目前,片區內孝善文化主題民宿已達20余家,“孝善谷”片區民宿已從“孤雁獨飛”變“抱團致富”,迸發產業發展新活力,實現抱團聯動共贏增效。
火燒坪鄉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一線協商、共同締造,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讓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談起發展愿景,火燒坪鄉黨委書記張國偉說:“美好環境依靠我們大家一起共同締造,我們只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就一定能讓云中涼都——火燒坪看得見美麗風景,聽得到熱鬧鄉音,留得住悠悠鄉愁,群眾過得上幸福生活”。(通訊員 杜奇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