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刮板輸送機作為散料輸送的基本設備,應用廣泛,市場前景廣闊。宜都埋刮板輸送機制造歷史悠久、產業基礎雄厚、行業影響力強,1973年中國第一臺埋刮板輸送機在宜都試制成功,1989年埋刮板輸送機國家標準由宜都企業主持編寫,宜都制造成為輸送業行業的“地理標識”。
由于多種原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宜都輸送機行業競爭力日益減弱、產業優勢正在逐步消退:全市33家輸送機制造企業均規模較小,無一家領軍企業;研發力量短缺,核心技術缺乏創新能力;爭搶項目內卷現象突出,價格戰愈演愈烈……
如何保持并發揮宜都市在輸送機行業的競爭優勢,促進行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7月9日,宜都市政協開展一線協商活動,召集企業代表、職能部門、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凝聚發展共識,共商突破良策。
“隨著經濟發展,輸送機行業只會越來越好。宜都制造優勢明顯,外地只會仿制,宜都可以定制。”華訊智能董事長李先華開篇就給與會人員增添了信心。同時他指出,“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抱團。宜都輸送機企業大多是從原國營企業分離出來的,現在到了要合的時候了,希望政府穿針引線,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天宜機械董事長黃俊杰分析了企業發展遇到的瓶頸,主要是場地受限、人才缺乏,內卷嚴重,他建議行業間要加強溝通,求同存異,希望能夠整合資源,共圖發展。
恒運機電、中起重工、中機環保等公司負責人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分析利弊,研判取舍,紛紛表達出培育行業龍頭、重現宜都制造榮光的迫切愿望。
作為產業發展平臺公司,市高新投公司董事長江濤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突破小富即安思想觀念、培育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為企業家上了一堂生動的經濟形勢分析課。他表示,高新投公司愿意為企業整合、產業集中貢獻力量,將在建立產業園區、完善配套設施、集約化經營等方面發揮作用。
圍繞促進產業集中,市政府辦、高新區、市經商局、市科技局、市工商聯等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惠企利企政策解讀。
如何實現整合發展?參會的政協委員紛紛獻計獻策。作為一名扎根于輸送機行業幾十年的專家,辛祖善委員逐一點評了現有企業的特點,指出要發揮各個企業的專門優勢,加強科研攻關,培育核心競爭力。市工商聯常務副主席鄭大春委員介紹了市內企業整合的成功案例,建議整合方案要適應形勢發展,要有創新意識,兼顧各方利益,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鄧剛建議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加強政策保障,支持龍頭企業發展。
會議始終洋溢著民主、團結的良好氛圍,發言踴躍,討論積極,與會企業家代表對整合發展達成了一致共識,對發展路徑、經營理念有了新的展望。
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衛對前期委員調研情況作了介紹,建議企業整合要走集團化發展思路,實現強強聯合,要求政府職能部門給予政策、資本、服務支持,促進我市輸送機行業浴火重生。
在認真聽取企業家發言后,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對企業家立足行業發展的憂患意識、尋求轉型升級的前瞻意識、勇于自我革命的創新意識給予充分肯定,要求輸送機行業抓住推進新型工業化、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機遇,整合資源培育龍頭企業,促進行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同時,對整合發展作出具體安排,要求相關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在8月底前提出產業整合的建議方案,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為產業集中發展夯實基礎。(通訊員 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