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秭歸縣政協召開“做強茶產業 發展茶經濟”議政性常委會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6月1日,秭歸縣政協召開“做強茶產業 發展茶經濟”專題議政性常委會。縣委副書記、縣長顧鵬飛到會聽取意見建議并講話,縣政協主席王華主持會議。縣政協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相關縣直和鄉鎮負責人、部分茶葉市場主體負責人重點圍繞秭歸茶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討論、深入協商。
茶葉產業是秭歸縣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全縣茶園面積達11萬畝,帶動11萬多人脫貧致富。助力茶產業發展,是秭歸縣政協服務中心大局的重要職責使命。縣委高度重視政協協商工作,縣委常委會會議3月份專題研究了縣政協2022年度協商工作計劃。縣政協為開好此次協商會議,高起點謀劃、高標準籌備,抽調精兵強將組成調研組,按照“一學二聽三看四寫”的步驟,在充分學習茶產業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到6個產茶鄉鎮征求茶農、茶葉市場主體、技術人員、基層干部的意見建議。并到夷陵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等地考察,重點學習茶葉種植、加工、茶文旅融合發展、政策支持等茶產業鏈全周期建設經驗,最后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
“秭歸茶產業發展已由傳統發展進入產業鏈發展新階段,我們建議要加強生態茶園建設,加強本地優勢品種的選育、繁殖、保護和推廣工作,建立秭歸絲綿茶種質資源繁育基地和良種體系......”秭歸縣政協農業農村委負責人王元芳代表調研組首先發言。
宜紅茶葉公司負責人鄭軍提出,“建議以打造‘秭歸絲綿茶城’為目標,把更多的茶元素植入茶博園中,圍繞茶葉產業鏈招租招商,融入茶葉市場交易、茶文化研究與交流、茶品牌展示推廣等業態,逐步形成以茶葉為主題元素的三產融合體。”
“我建議發展茶產業要注重文化賦能,不能就茶做茶。”縣政協委員秦曉梅拋出想法。
會上,大家圍繞茶園改造、茶旅融合、品牌建設、人才隊伍方面等方面踴躍建言、積極獻策。
聽取發言后,顧鵬飛表示深受啟發。他強調,要做好茶文化的保護與挖掘、宣傳與推介、融合與創新,充分發揮“中國絲綿茶之鄉”的品牌優勢,著力打造茶文化品牌,增強茶文化軟實力。要持續增強茶產業競爭力,建設生態茶園、做強龍頭企業、提升加工水平、推動茶旅融合、拓寬銷售渠道,做好茶產業鏈重點環節的提檔升級,增強茶業競爭力。要注重激活茶科技支撐力,培養高素質茶葉人才、推進茶業產業數字化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縣直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梳理、深入研究,在政策制定、實施過程中充分采納。
王華強調,全體政協委員要積極服務大局,為全縣發展聚力。要強化責任落實,為茶葉發展助力。要積極建言獻策,為產業發展獻智。要練就過硬本領,為政協履職筑基,要寫好新時代的“政協新答卷”,為全縣實現“三個倍增”,打造“五個高地”,加速推進“四縣四區”建設目標獻智助力。(通訊員 鄧芳芳 譚晶露 韓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