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提供文化支撐,5月20日至6月6日,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與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政協委員、文史專家組成課題組,圍繞“宜昌楚文化資源的挖掘及保護利用”開展專題調研。
課題組先后深入遠安、當陽、興山、秭歸、宜都、夷陵、五峰、長陽、枝江等地,調研不可移動的楚文化遺存、考古遺址遺跡,深入博物館、文化館、檔案館,挖掘楚文物和楚文化元素,了解楚文化民間傳說、楚文化元素非遺項目和楚居、楚菜、楚香等楚文化特色物產,并與各地政協、文史專家座談,了解宜昌楚文化基本情況及各地對楚文化研究、傳播情況,聽取挖掘及保護利用建議,收集相關文獻資料。
課題組在此次田野調查和后續理論總結基礎上,擬于年內形成調研報告,為出版宜昌楚文化專著做好理論支撐和文獻資料準備,助力宜昌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此前,市政協圍繞楚文化研究舉辦文史講壇暨《宜昌楚文化資源的挖掘及保護利用》課題啟動儀式,特邀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省政府文史館國學院院長劉玉堂進行專題輔導。(通訊員 陳華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