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一場以“建設數字化工廠,推進制造轉型”為主題的“委員講堂”在市政協委員企業湖北晉控氣體有限公司開講。市政協副主席陳和春參加活動。
當日,來自市政協科協、民盟、無黨派、婦聯界別的30多名政協委員,走進湖北晉控氣體有限公司,集中參觀了智能廠房、中控室,隨后舉行了培訓座談,詳細了解了企業數字化工廠的建設及運行情況。
座談現場,委員們積極開展討論交流,氣氛熱烈。“今天參觀了數字化工廠,顛覆了我對傳統化工行業的認知。從‘制造’到‘智造’,我近距離感受到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生產帶來的巨大變化。”來自民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李桂菊在研討發言時說。
“公司規劃建設全面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構建數據信息統一共享平臺,讓生產現場實現了局部的‘無人化’,與同類規模企業近千名的用工量相比,企業實際用工450人就已足夠,數字化減人200余人。”市政協委員、湖北晉控氣體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培進介紹。
“本次‘委員講堂’所介紹的數字化交付、數字化智能倉儲等建設情況,使我對數字化智能工廠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感謝市政協給委員企業提供了寶貴的互通交流、借鑒吸收管理經驗和實踐做法的機會。”市政協委員、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總經理梁偉彪說。“我要預約報名,承辦下一場‘委員講堂’活動。”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羅春烺說,有效激發委員履職熱情,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是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關鍵。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本專委會“委員講堂”活動,緊扣最新理論成果、最新實踐經驗,從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參政議政能力的角度,更好為委員服務。
陳和春在點評中表示,政協委員肩負著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重要職責,開展“委員講堂”活動為政協委員履行職責、提升能力搭建了重要平臺。學習是委員履職盡責的必然要求,廣大政協委員要把學習擺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體現到履職全過程,并不斷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和工作實效,為宜昌高質量發展提出更多可操作的、項目化的建議。(通訊員 李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