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回顧與展望”高端論壇在宜開幕
邵鴻視頻致辭 潘新洋寧詠王立袁莎出席
7月25日,“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回顧與展望”高端論壇暨中國政黨制度研究中心第二十屆年會在宜昌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以視頻形式致辭。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委員、臺盟中央秘書長潘新洋,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副省長寧詠,副省長、宜昌市委書記王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袁莎致辭,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邵志祥主持開幕式。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參加相關活動。
邵鴻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立足中國實際的偉大政治創造,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在這一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知無不言的摯友、過失相規的諍友,互相監督不是彼此傾軋,不是相互拆臺、相互掣肘,而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一政黨制度,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民主實現形式,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的重要功能,實現了執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
邵鴻指出,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踏上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與此同時,國際形勢、世界格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將繼續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積極借鑒和吸收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會照搬、照抄別國政黨制度模式;我們將繼續融會古今中西、開拓創新,促進中國民主政治、政黨政治民族性與現代性的有機統一,不斷使之更適宜中國發展、更合乎中國人需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同舟共濟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潘新洋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多黨合作事業,多黨合作思想政治基礎更加鞏固,制度框架更加完善,制度效能更加彰顯,各民主黨派發揮作用的平臺更廣、舞臺更大。面向未來,臺盟將以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為新的起點,不斷提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水平,切實把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維護好。
寧詠指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政黨政治模式,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構成和重要體現,為推動世界政治文明發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共湖北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論述,堅持把多黨合作事業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研究部署,在推進多黨合作事業方面作出了湖北探索,為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貢獻了湖北力量。湖北將繼續學習借鑒兄弟省市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推進多黨合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王立指出,一百年來,統一戰線成為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匯聚起磅礴力量。宜昌作為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統戰歷史底蘊的城市,將以此次年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多黨合作的優良傳統,積極為各民主黨派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創造更好環境,以新時代宜昌多黨合作的工作實績,為激發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貢獻力量。
袁莎在致辭中結合《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三個文件精神,介紹了新型政黨制度健康發展的基本經驗,并對新型政黨制度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袁莎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新型政黨制度產生、發展、完善的根本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準則和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是新型政黨制度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新型政黨制度無論如何創新與發展,都必須繼續堅持這些寶貴經驗,這是源自歷史、實踐和理論的共同“答案”。袁莎認為,政黨政治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實踐模式,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去推動新型政黨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開幕式后,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陳喜慶為大會做了題為《關于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多黨合作領導的幾個問題》的主旨報告。會議還將舉辦高端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經驗與發展完善進行深入研討。
中央統戰部及各民主黨派中央從事政黨制度和參政黨研究的有關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全國各省(市、區)社會主義學院負責人、教師和部分高校專家學者約130人參加會議。(記者雷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