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省政協召開月度專題協商會,聚焦“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協商建言。省政協主席孫偉主持并講話,副省長楊云彥出席并講話。
宜昌市政協副主席冉錦成以“以縣城為重點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為題進行了視頻連線發言。
冉錦成建議省級層面加強統籌,從四個方面加大縣域保障能力的機制創新和政策扶持力度。
強力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進程。一是大力提升縣域發展水平。發揮縣城優勢和特點,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二是精準施策補短板強弱項。在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托育、社會保障等方面,支持各地謀劃實施一批民生項目,促進農業轉移人員在縣域內就近吸納。三是引導各地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合作發展、協同創新,推動服務事項異地共享。
提高縣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一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力度。修訂補貼辦法,調整培訓內容,提高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二是大力支持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產教融合,出臺農業轉移人員報考職業院校的配套政策,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再學習機會。三是推動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引導轉移人員適應社區生活,提升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完善縣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一是完善靈活就業人員保障制度。對進城工作穩定的農村轉移人口納入社會保障范圍,享受政策性住房保障。二是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加快推動公共服務規范化、均等化、標準化建設。三是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推動省市(縣)、各地、各部門信息數據共享運用。
構建縣城基本公共服務多元供給體系。一是支持社會資源參與。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二是鼓勵企業自建公租房,為農業轉移就業人員提供住房保障。三是支持企業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救助等保障服務,更好助推城鎮化發展。(通訊員 姚朝云)